鑄造平臺 成就員工 創知名品牌 建專家團隊

行業資訊

如何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新聞時間:2025-08-01 文章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admin

     1、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負責人指出,在同一空間上,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多維度問題并存,單一要素、單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經難以完全解決綜合問題。因此,各地需要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下,進行全域規劃、整體設計,用綜合性手段進行整治。這不僅有利于統籌農用地、低效建設用地和生態保護修復,促進耕地保護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還能解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問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助推鄉村振興。

      2、此番政策突出耕地保護。通知規定,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確保整治區域內耕地質量有提升、新增耕地面積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積的5%。以“不動是常態,動是例外”的導向,涉及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的,必須確保整治區域內新增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少于調整面積的5%。

       在盤活鄉村存量建設用地方面,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顯化農村土地資產價值,允許節余的建設用地指標,按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使用,并將流轉范圍從縣域擴大到省域,促進土地要素科學配置、合理流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資金支持。

      如何試點先行,示范引領?筆者談談對土地綜合整治示范村鎮建設的認識與思考。

1、找準定位,突出特色,切實做好村莊規劃

      針對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綜合性問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要以科學合理規劃為前提,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整治區域可以是鄉鎮全部或部分村莊),通過全域規劃、整體設計、綜合治理、多措并舉,用“內涵綜合、目標綜合、手段綜合、效益綜合”的綜合性整治手段,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的國土綜合整治活動。

     示范村鎮建設應綜合考慮村莊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資源稟賦、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傳統風貌等因素,確定適當的發展目標和特色,提出村莊產業發展的思路和策略,統籌謀劃村莊發展定位。

      編制村莊規劃是前提。從全國來看,鄉村無規劃、鄉村建設無序的問題仍然嚴重,鄉村規劃照搬城市規劃理念和方法、脫離農村實際、實用性差的問題較為普遍。要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注重保持鄉土風貌,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

      在編制規劃時一定要進行大量細致深入的鄉村調研,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保障規劃編制的科學合理性。規劃需注重凸顯鄉土味道,關注綠色、生態、多功能和可持續的農村發展,強化紅線意識,堅守底線思維,切實保護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優化空間,統籌布局,明確急需推進的生態整治修復、農田整理、人居環境整治、歷史文化保護等項目,明確資金規模和籌措方式、建設主體及方式等。

     規劃必須因地制宜,符合農民意愿,體現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傳承。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本著“宜農則農、宜建則建、宜留則留、宜整則整”的原則,充分考慮當地的山水自然條件,依山就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統籌謀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能源、生態環境保護等主要布局。在此基礎上,需要注重對有特色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文物古跡、歷史遺跡劃定保護區域。同時,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權益,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村民生活條件和鄉村環境,形成傳統田園牧歌與現代文明交織相融的新時代鄉村發展形態。

2、以人為本,固本強基,切實抓住振興關鍵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農民最了解自身的優勢和需求,讓農民充分參與鄉村發展的規劃和建設,使他們更清楚自身在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對實現鄉村振興極其重要。同時,必須認識到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興旺,需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優先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架起農業農村向現代化邁進的橋梁,進而激活鄉村經濟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的過程也是鄉村社會總動員的過程,必須充分尊重當地農民意愿。編制規劃需深入開展駐村調研,充分聽取農民訴求,確保規劃符合農民意愿。特別是涉及村莊發展定位、村莊規劃、產業規劃等關鍵內容,應把規劃專家的思路與農民的想法有機結合起來,使規劃更接地氣,便于落地。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支撐,必須著重夯實農村產業發展的基礎。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由于先天條件不足,軟硬件環境較差,勞動力、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流出大于流入,要扭轉這個趨勢,必須優先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吸引要素回流,為發展產業、振興鄉村創造條件。

      開展土地綜合整治示范村鎮建設必須統籌發展目標,以農村新經濟發展需求為重點,優化農村用地布局結構,提升土地使用效益和集約化水平,支持新產業新業態融合發展用地,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在此基礎上,地方基層組織應注重合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生態條件,推廣適合當地的農業生產新品種、新技術。通過規?;?、集約化、市場化、現代化管理,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加工業、鄉村旅游、農村康養、共享經濟、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3、分類實施,提煉模式,切實注重示范引領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面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蔽屙椏傮w要求,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國幅員遼闊,生態多樣,鄉村面貌差異大,實施鄉村振興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注意鄉村的多樣性、差異性、區域性,不搞“千村一面”。

      示范村鎮應能夠代表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等不同類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特色,并在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精準扶貧、新型城鎮化 、生態治理修復等方面呈現較明顯的綜合效益,對各類型村莊建設與發展提供經驗參考和模式借鑒。

      筆者以為可以著重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探索和總結:

一是如何建立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根據土地綜合整治示范村鎮建設工作的需要,制定部門聯動、分工明確的協調推進機制,明確各自的責任,以實現有效整合,發揮整體效應。

二是如何編制科學合理的村莊規劃。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

三是如何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和社會資本參與土地綜合整治,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捐款或以其他方式積極參與,探索公共設施的多元化投資機制。

四是如何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組織及農民主體作用。探索支持農民自建、參與規劃設計、工程施工及以村鎮、農民為主體的公共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機制。

五是如何實現土地綜合整治與農村產業導入的有效銜接。通過開展農村閑置集體建設用地、閑置宅基地、村莊空閑地、廠礦廢棄地等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建設用地重點用于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解決產業發展空間問題,將有限的資金真正投入到推動發展、改善民生和壯大集體經濟上。

六是如何開展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優化調整生態用地布局,保護和恢復鄉村生態功能,維護生物多樣性,提高防御自然災害能力,解決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地質災害隱患問題,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七是如何保護傳承鄉村文化。深入挖掘、生動展示當地村莊歷史文化資源及其價值,將文化傳承回歸到農民的生活實踐中。

八是如何防范村鎮建設風險。明確和制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負面清單,防止在新村建設中出現片面追求增加指標搞大拆大建、侵犯農民權益影響社會穩定、盲目投資增加政府隱形債務等不良傾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龐雜的系統性綜合工程,不僅要求環境優美、生態宜居,而且要求經濟繁榮、社會發展。作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肩負著典型引領重要作用的土地綜合整治示范村鎮建設,需統籌兼顧,多措并舉,動員各方力量,整合有效資源,構建美麗示范村鎮。同時需注重對示范村鎮進行區域概況、發展模式、治理成效和典型經驗做法的梳理與總結,為在全國更大范圍內實施村鎮建設提供可對照、參考的發展目標 、路徑及模式。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友情鏈接

智慧污水廠平臺 智慧排水系統 鋼結構檢測 工程咨詢 智慧供水系統 基安物聯 地下水監測系統

国产口爆吞精在钱视频2020版_久久免费露脸丝袜国产_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99top_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